《親密關係中的隱蔽人格》試讀心得

親密關係中的隱蔽人格.jpg

 

 

書名:《親密關係中的隱蔽人格》

作者:于悅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4.08初版

 

【讀後心得】:

 

人本複雜,本不該一而概之,更何況有著「隱蔽人格」,在他人面前偽裝、戴上面具的一面,這並非壞事,而是取決於我們當下所處的環境,每個人都有隱蔽人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隱蔽人格符合人性的現實性與複雜性的假設,需要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和滿足不同的社會需求。

 

每個人的人格中都會有一些隱蔽的部分,尤其是對自己所熟識、親密的愛人,都會想盡力展現最光鮮亮麗的一面,但相處久了之後,這些隱蔽人格就會慢慢浮現,甚至影響彼此的相處上,爭執、暴力、衝突接踵而至。隱蔽人格和「快速生命策略」、「短期擇偶」之間的關係緊密,會有明顯的衝動性、反社會性、攻擊性,有屬於自己的特權感,喜歡不受約束的性關係。隱蔽人格特徵顯著的人內心並不渴望建立長期的親密關係,尤其是婚姻,他們看重的是自身利益而不是情感。

 

《親密關係中的隱蔽人格》裡提的隱蔽人格類型大致分為四大類︰操縱型、暴力型、虐待型、自戀型,並分析這四種在親密關係中的具體表現和實際個案例子。一、操縱型人格者是典型的「馬基維利主義者」,有著滿嘴謊言、情緒勒索、單方面選擇現實之愛、缺乏同理心、不守信用等特點。作者提出「煤氣燈操縱的三個階段」,讓讀者省思彼此的關係品質,確認自己是屬於被操控的哪一個階段,如果到了第三階段,長期處在壓抑的狀況下,身體會開始出現一些狀況,產生憂鬱症的症狀。作者還提出檢視「如何被操縱的?」的方法,要讀者關掉煤氣,擺脫操縱者。

 

二、暴力型人格最典型的也最表象的特徵是衝動性,作者說明了「人格病態者有怎樣的特點?」許多家暴的傷害藏在隱微之中,不易察覺,「如何辨識施暴跡象?」可以用來檢視伴侶的行徑,「受害者可能產生的創傷」和「如果暴力真的發生了,我們應該怎麼辦?」都是很實用的參考指南。在三、虐待型人格中,施虐狂的典型行為︰欺凌與虐待,常無視伴侶的需求和感受、痛苦和所求。這部份很類似暴力型人格,作者也提出了其中的差異。四、自戀型人格裡,有「自戀人格問卷」,說明了自戀者有怎樣的特徵?關係在即將結束時,存在著四個信號︰一、批評與指責;二、輕蔑和鄙視;三、直接防禦;四、築牆。可以用來分析一段關係是否該作出結束。

 

面對煩惱,應該先思考的是煩惱的起因。因親密關係不好而痛苦,可能是過度在意了不需要在意的人。如果一昧忍讓,只會造成自己情緒、自我認知上及生活工作上的困擾。不要隨意給任何人貼標籤、人云亦云,願意坦誠相待、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任何危機都可視為一個學習、改變的契機,讓自己重新出發。

 

作者—于悅將心理學研究成果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給讀者,書中諸多訪談與個案實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伴侶間、夫妻間的困擾,閱讀過程中很容易搭配理解四種隱蔽人格類型、警示訊號,並出解決的可行建議。認識每個人的隱蔽人格特質,避免在親密關係中傷害他人與自己,絕不是要否定隱蔽人格,而是更清晰、全面地認清自己的人格發展,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既天生與眾不同,又潛力無限。

 

《親密關係中的隱蔽人格》沒有艱澀隱晦的心理學術語,讓人際關係乃至於親密關係上有更多深層的思考和啟發,貼近生活現實的案例,更值得讀者省思。文末作者「結語」提出︰親密關係的六要素—了解、關心、相互依賴、相互一致、信任、承諾。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彼此努力,共勉!推薦實用的心理學佳作。

 

* 感謝寶瓶文化與金石堂網路書店提供的試讀機會。

 

 

【作品介紹】︰

 

──這本書是一面「照妖鏡」──
恐怖的是,他不是變成另一個人;他根本就是「那個人」……

 

【操縱、暴力、虐待、自戀】
從隱隱不對勁、失去發言權、被指責、被控制、被虐待,甚至危及生命……
心理學家揭開潛伏在「完美情人」的面具下,愈親密、愈難防的冷酷戕害。

 

#他們的魅力完全虜獲你,你以為遇到生命中的Mr. Right
但是愈靠近,漸漸揭露他們缺乏同理心、瘋狂控制欲,剝奪你的人格與自我……
這正是潛藏於親密關係中的四型隱蔽人格:

 

【操縱型人格】
常用句型:「你真的太敏感了,你自己不覺得嗎?」
他們善於打壓、操縱和PUA,滿嘴謊言,對你情緒勒索。

【暴力型人格】
常用句型:「你要是不聽話,我就……
他們衝動而追求刺激,對你施加肢體暴力或言語冷暴力

【虐待型人格】
常用句型:「你活該如此。」
他們無視伴侶的痛苦和需要,嘲笑你、誹謗你,以摧殘你為樂。

【自戀型人格】
常用句型:「你看不出我不開心嗎?」
他們虛榮,老愛推卸責任,更愛貶低你,讓你以為「一切都是我不好」。

 

.「我知道他有兩個手機,但沒想到他竟然有十二個通訊軟體帳號!他還虛構不同身分,用不同暱稱!而且他絲毫不知悔改,跟我說只有對我是認真的,跟其他人都只是玩玩而已。電視劇都沒這麼離譜吧!」
.「小時候我爸告訴我,他打我就是愛我的表現。現在我也來回報他一下。我告訴他,我也很愛他,所以我會用他當年愛我的方式來愛他。就是這麼簡單。」

每個人都有「隱蔽」的一面,初相識時,我們往往戴上好感的面具。然而當關係愈親密,以上這四種隱蔽的暗黑人格面貌便愈加清晰,直到對方終於揭下面具,露出本性。
你可能隱隱察覺不對,這時其實已墜入隱形的情感虐待陷阱。而比被傷害更痛苦的是被操控、失去自我而無法逃脫。爭執、衝突、暴力和壓力接連襲來。你自問到底是對方變了?還是自己錯了?

本書由專事人格與親密關係研究的心理學教授執筆,一針見血地揭示了藏在人格面具後面的隱密手段。參考多項追蹤調查(包括針對260對伴侶的三年追蹤研究),並融合實際個案經驗,透過精細解讀、自我測量,發出了識別隱蔽人格的十大警訊,並針對四大隱蔽人格的情境提供建議,幫助你走出自我懷疑,告別創傷性親密關係,遠離讓你痛苦的人,找回你的自尊與力量。

 

【作者簡介】︰

 

于悅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
│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心理系副教授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主要研究領域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青少年越軌與問題行為、心理健康與心理測驗及評量、組織行為與管理、職業生涯規劃等。目前主要聚焦於家庭系統下的親密關係與成長,同時關注各領域中的人際溝通、情緒與壓力管理及大眾常見心理問題。
在國際重要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人格期刊》)、《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人格與個別差異期刊》),以及中國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主辦的《心理科學進展》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建 的頭像
    小建

    小建的電影王國

    小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