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線上閱讀認證題目
1.以下哪一個國家的船隻與人民,只有經過並沒有真正的登陸台灣?(p.16)
① 西班牙人 ② 荷蘭人 ③ 英國人 ④ 葡萄牙人 *
2.繼葡萄牙人之後看見台灣的老外,他們將台灣當成菲律賓群島的一部分,且是「福爾摩沙」的真正命名者是哪一國人?(p.19)
① 日本人 ② 西班牙人 * ③ 荷蘭人 ④ 英國人
3.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末代長官揆一被鄭成功打敗之後,帶著一千多名荷蘭人及其眷屬,陸續退回到哪裡呢?(p.26)
① 荷蘭阿姆斯特丹 ② 菲律賓馬尼拉
③ 巴達維亞(印尼雅加達)* ④ 中國澳門
4.歐洲人真正得以方便來台灣親睹「福爾摩沙」真面貌,各行各業人士包括牧師、探險家和商人等都可以來到台灣,是在什麼事情發生之後?(p.32)
①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
② 清廷在1860年開放滬尾、打狗、安平為通商港口之後 *
③ 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之後
④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之後
5.提出明朝政府應與荷蘭人簽訂協定,讓荷蘭人離開澎湖,並建議荷蘭人到台灣找尋根據地。請問此人是誰?(p.48)
① 鄭芝龍 ② 鄭成功 ③ 李旦 * ④ 韋麻郎
6.荷蘭人占領台灣之後,建造了熱蘭遮城,開始試著直接對中國貿易。請問熱蘭遮城是現今的哪一個台南市的國定古蹟?(p.52)
① 赤崁樓 ② 億載金城 ③ 祀典武廟 ④ 安平古堡 *
7.荷蘭人發現台灣本土的梅花鹿的鹿皮是很有賺頭的商品,鹿肉乾可以銷往中國,鹿皮則是可以賣到哪一國?做為該國武士刀鞘的裝飾材料。(p.61)
① 英國 ② 西班牙 ③ 日本 * ④ 葡萄牙
8.形容清朝時期,從中國大陸移民到台灣的人,內心有種無奈又無法言喻的強烈焦慮。請問是以下哪一句俗諺?(p.67)
①「三年官,二年滿。」 ② 「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
③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
9.台灣原住民的文字初體驗,是荷蘭傳教士康第紐斯翻譯聖經的重要篇章,並以羅馬字母拼音將原住民語文字化,稱為什麼?(p.83)
① 麻豆文書 ② 西拉雅文書 ③ 蕭壠文書 ④ 新港文書 *
10.1652年,荷蘭統治台灣時期,發生的最重大的漢人反抗事件,請問帶頭起事的人是誰?(p.96)
① 戴潮春 ② 林爽文 ③ 郭懷一 * ④ 朱一貴
11.鄭成功進入台灣之後,清朝隨即頒布一道「遷界令」,這個政策的目的是讓鄭成功的軍隊糧食資源斷絕。請問這是哪一個人提出的建議?(p.132)
① 施琅 ② 劉國軒 ③ 揆一 ④ 黃梧 *
12.台灣原住民各部落的領導人叫「頭目」,請問頭目這個身分制度,是從何時開始建立起來的?(p.78)
① 荷蘭統治時期 * ② 史前時代就流傳下來
③ 鄭成功統治時期 ④ 日治時期所建立
13.台灣歷史上第一次政權輪替,請問指的是哪一個事件?(p.101)
① 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 ② 鄭成功趕走荷蘭人 *
③ 荷蘭人鎮壓郭懷一事件 ④ 清廷派施琅收復台灣
14.在客家子弟心目中是最受崇敬的,是二百多年前為了保護客家人的生命財產、語言文化,奮起自力救濟所展現的偉大精神。請問這裡指的神明是誰呢?(p.234)
① 開漳聖王 ② 廣澤尊王 ③ 保生大帝 ④ 義民爺 *
15.康熙年間,在大天后宮登基,國號大明,自稱義王。廢除了清朝剃髮令,控制了了北到諸羅,南至下淡水溪地區。請問該起事件的主事者是誰呢?(p.223)
① 朱一貴 * ② 林爽文 ③ 戴潮春 ④ 郭懷一
16.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是城市繁盛的排名,也反映了台灣從南到北的商業發展過程。請問以下哪一個地方不在其中?(p.200)
① 台南 ② 鹿港 ③ 萬華 ④ 大稻埕 *
17.清朝台灣的土地開墾,須向官方申請開墾地區,取得開墾執照後,自行招募佃農來開墾土地。請問誰才有資格招募漢人來開墾?(p.203)
① 墾首(墾戶)* ② 頭目 ③ 佃農 ④ 仕紳
18.明清時期,曾有皇室成員渡海來台並長住十八年,請問此人是誰?(p.144)
① 明朝弘光帝朱以海 ② 明朝寧靖王朱術桂 *
③ 明朝福王朱由崧 ④ 清朝嘉慶君
19.放棄福建沿海島嶼,撤退到台灣,建國「東寧」,自稱「東寧國王」,仍繼續尊奉南明桂王的永曆年號。請問此人是誰?(p.133)
① 鄭成功 ② 鄭克塽 ③ 鄭經 * ④ 鄭芝龍
20.明鄭的諮議參軍陳永華為革除荷蘭人所留下的基督教信仰,積極興建了39座漢人寺廟。請問以下哪一位神明不在其中呢?(p.164)
① 玄天上帝 ② 關聖帝君 ③ 保生大帝 ④ 天上聖母 *
21.因朱一貴事件,清廷在台灣增設彰化縣,請問是誰買下彰化原住民土地,並修築八堡圳,取濁水溪水灌溉鹿港與彰化地區的農田?(p.174)
① 郭錫瑠 ② 施世榜 * ③ 曹謹 ④ 八田與一
*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 ~ 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駱芬美∕時報出版(2013.02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