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清水的孩子1:愛讀冊的少年》線上閱讀認證題目
1.《來自清水的孩子》主角-蔡焜霖,1930年12月出生於清水街,請問這裡是日治時期的哪一個地區呢?
① 新竹州 ② 台中州 * ③ 台北州 ④ 台南州
2.蔡焜霖的祖先在清朝當過舉人,父親蔡梅芳受過漢文教育,在清水街上開一家店。請問蔡焜霖的父親是做什麼的呢?(p.19)
① 是漢語私塾的老師 ② 開了一家梅芳書法教室
③ 開了一家梅芳百貨店 * ④ 在梅芳西服店當裁縫
3.1937年12月13日,日軍佔領中國首都南京。「聽說南京陷落啊。」請問此處的「陷落」是什麼意思呢?(p.49)
① 發生大地震 ② 墜落山谷 ③ 日軍佔領了南京 * ④ 地層下陷
4.1941年7月,清水明彥老師到蔡家做家庭訪問。老師稱讚蔡焜霖的成績好,想要他參加下禮拜的什麼比賽呢?(p.58)
① 軍歌比賽 ② 田徑比賽 ③ 數學競試 ④ 作文比賽 *
5.1943年3月,蔡焜霖順利從清水南國民學校畢業,通過中學的「內審書」調查,請問他進入哪一所學校就讀呢?(p.65)
① 台中一中 * ② 清水中學 ③ 台中二中 ④ 建國中學
6.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手中「光復」台灣。學生們終於可以復學,但仍有一些日本老師留在學校,盡忠職守的認真教書。請問蔡焜霖此時在學校所學習的「國語」是指什麼語言呢?(p.104)
① 日語 ② 閩南話 ③ 北京話 * ④ 英語
7.1947年2月27日,因為查緝私菸處理不當,而爆發了「二二八事件」。請問這起事件爆發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項呢?(p.118)
① 民生物資缺乏,物價高漲,人民生活困苦。
② 台灣民眾不想再次被異族所統治。 *
③ 與接收的政府語言和文化的差異。
④ 接收部隊軍紀欠佳,導致治安敗壞。
8.二二八事件後,陳儀政府接著進行「清鄉」。清鄉的目的在於確保治安,請問當時政府口中的清鄉對象是指誰呢?(p.121)
① 盜匪和小偷 ② 中共派來的匪諜 ③ 武器和惡人 * ④ 學生和游擊隊
9.1949年6月15日,台灣政府實施「幣制改革」,請問多少錢可以換新台幣一元呢?(p.135)
① 美金一元 ② 黃金一兩 ③ 日幣20元 ④ 舊台幣四萬元 *
10.1949年9月,請問蔡焜霖中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呢?(p.139)
① 清水鎮公所當事務員 * ② 清水國民小學當教師
③ 在報社當記者 ④ 當一名作家
11.蔡焜霖大姊結婚那天,她上了禮車後,焜霖的阿母要他去撿大姊從車上丟下的什麼東西呢?(p.23)
① 紅包 ② 扇子 * ③ 米篩 ④ 雨傘
12.因應戰時體制的需要,日本總督府在台灣實施了「皇民化運動」。請問以下哪一項不是「皇民化運動」的政策之一?(p.158)
① 推行國語,限制台灣人使用台語並改用日語。
② 推行宗教改革,要求台灣人必須改信奉日本神道教,去神社參拜。
③ 提倡改成日本姓名,成立各種奉公會團體。
④ 要求台灣人與日本人結婚,強化血統同化政策。 *
*《來自清水的孩子1:愛讀冊的少年》(Son of Formosa)∕游珮芸 文∕周見信 圖∕慢工文化(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