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少女》試讀心得

人工少女.jpg

 

書名:《人工少女》

作者:龔萬輝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2.06初版

 

【讀後心得】:

 

閱讀《人工少女》之際,正值台灣疫情的大爆發,雖不至於像2019年底剛發生時的因未知而緊張,亦沒有如去年三級警戒般無助;但看到感染人數不斷攀升,周遭好友也紛紛中標,似乎總擔憂著、恐慌著……。這是一本很有感的小說。

 

《人工少女》書中的瘟疫,讀者不清楚到底怎麼發生、如何傳染,只知不斷蔓延的結果,有如世界末日般、滿目瘡痍的廢墟、荒涼。但這並不是科幻或預言小說,實在是帶入感太強烈了,故事裡的場景、人事都讓人毫不陌生。但請放心,完全不會有任何不適感,這彷如一封封情書,是父親說給孩子聽的故事,描述自己的種種過往,只是略帶一絲遺憾,讓她生長在如此的時代,想當年父親……。

 

作者-龔萬輝用了不一樣的方式來撰寫「瘟疫文學」(疫情文學),書寫著另類面對疫情的應對方式,逃亡、躲避。以十二個房間來呈現過往的回憶,十二段想忘掉卻難以忘懷的傷痛。有著15歲男孩的校園生活、男性特殊情誼,那位沒出席自己婚禮、無法再見一面的死黨-直樹,妻子-惠子千方百計地想懷孕生子,最後莫名離家、那隻斷了尾巴的貓、阿櫻表姐的肚皮、孤獨的老人……,都在主角-父親(阿朔)打開每一扇未知房門後,在腦海裡一一浮現。而這些回憶恐怕是唯一能留給女兒-莉莉卡的遺產吧!自己曾活過這麼一遭、走過這麼一回的證明。(但世界末日了,這又有何意義呢?)

 

第二個房間「換取的孩子」那位怕被責罰而躲在塑膠人形模特兒裡的小孩-星野,第十一個房間「寶可夢老人」裡的少年默,這些配角都讓人印象深刻。但個人最喜歡的是主角與同窗好友-直樹的種種經歷,直樹15歲時母親過世,讓他一切都變了,他繭居、沉迷cosplay、渾渾噩噩,最後留下父親-阿魯老人,成了一名寶可夢老人。原來如此親密、同一屋簷下的家人,竟是形同陌路,得靠針孔攝影機來關注自己的孩子,真不免令人唏噓。

 

不知為何,這些故事讀來如身臨其境般親切、熟悉,那個高中一起廝混的死黨,追著電玩、動漫和電影的日子,電子雞和寶可夢風靡的年代,被逼婚的壓力,乃至於逃亡的住宿小旅館、小時候的雜貨店、南國邊境的海邊……,都能讓人充滿畫面感的聯想起哪段往事、哪趟旅程。儘管故事是發生在未知年代的大馬,那些華人的生活環境都是如此相似。

 

疫情讓你我的生活有了什麼不同?測量體溫、習慣性地戴上口罩,彷彿不做這事,一天的儀式感就沒完成似的,就像一股無形的牆隔離著更加疏離的陌生人,微笑、打招呼、表情自此消失,更多的是茫然、沒有希望的未來……。主角父親終於有了莉莉卡,誠然這不是件該慶祝的喜事嗎?然而這卻不是一個適合生存的環境,象徵著生命誕生的喜悅、孩子成長過程的擔憂、下一步呢?哪裡才是居住落腳的住處?更多的是一種孤寂、無助。

 

不知發生多久的瘟疫,讓高樓大廈真的成了另一座都市叢林、另一處動物天堂,野狗成了街上的主人,時間漫無止境流動,但人類的時鐘指針卻已愕然停止。這是真實與虛構相互交錯的世界,如夢似幻,讓人迷失在回憶裡,試圖找回失散的親人朋友,卻徒勞無功,只能不斷逃亡,不停回憶,一座接著一座陌生城市、一扇又一扇未知的房門……。

 

縱或此刻,聽到周遭友人確診,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受,至少我們依然正常工作上下班,只是少了休閒娛樂、好友歡聚。但筆者回想起幾年前自己住院開刀的那段時日,鎮日窩居在醫院病房,就像一位繭居族,只是滑手機、按電視遙控器,頓時人生沒了目標、不清楚病情能否康復,那真是末日感,沒有了未來、沒有了夢想……。讀到《人工少女》,更能感受到主角,身為父親的期待、喜悅,但當瘟疫橫行,發現自己不能給予孩子幸福和希望時,一股無助、失落油然而生,特別感同身受。

 

《人工少女》並沒有帶給筆者閱讀小說的驚喜與樂趣,卻給人如品味散文般滿滿的回憶;然而沒有人的回憶盡是美好的,或許有一日當人類真正面臨迫切的生死存亡關頭,才會真正記起誰,那位自己生命最珍惜的人吧!推薦這本滿滿回憶殺的末日瘟疫文學,沒有令人聞風色變的恐慌,只有更加謙卑與珍惜的生存下去。《人工少女》,在後疫情時代,這不是面對疫情的生存法則,而是讓你我更加把握此時此刻的警世箴言。當提起筆、回憶起這段過往,表示曾認真愛過、活過。

 

* 感謝寶瓶文化和金石堂網路書店提供的試讀機會。

 

 

【作品介紹】:

 

時間自身後恍恍流失……
莉莉卡,我們難道必須這樣,
一再把時間不斷地按停又重來?

 

莉莉卡,如果我們可以更早一步就掀開時間的底牌的話,
妳會不會忍不住去窺看那最後一張牌面的謎底?
又或者,反悔、耍賴地,把抽出來的壞牌再塞回去。

這是一個誕生的故事,也將是一個逃亡的故事。

一對不孕的夫妻,用人工方法製造出了一個女兒,但女兒「莉莉卡」誕生之時,這座城市已經因為一場瘟疫而毀滅。於是父親帶著女兒,走進了昔日文明的廢墟之中,開展了一場個人記憶、創傷和文明的追尋之旅。

他們隨意回轉時間,打開了一扇扇房門,而每一個房間都是時間的容器,盛裝一段珍貴的個人記憶。父親教女兒一一辨識這些人類遺留下來的記憶和碎片--那些失落的電腦遊戲、日本動畫,而至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品……

小說也搓揉了這一年瘟疫來襲的災難想像,假想繁華的城市重新變成熱帶雨林。人類繭居在房間的末日意象裡,一個人面對著孤獨時光、蛹化的成長,以及人造的浮華與虛無。

睽違九年,龔萬輝以個人首部長篇小說探討時間、記憶與孤獨,故事中的旅程亦將成為疫病下讀者開啟個人時間、記憶的一把金鑰--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打開哪一扇門?

莉莉卡,經過這麼久,也許妳已經發現了,
任何把時光留住的方法都是虛妄的。
一如我們打開了門,走進一個一個的房間,卻一再一再地錯失。
早已經沒有人留在房間裡。
那些房間裡也已經不是原本的樣子了。

 

【作者介紹】:

 

龔萬輝


1976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曾就讀於吉隆坡美術學院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目前從事文字和繪畫創作。曾獲台灣聯合報文學獎散文首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小說首獎及散文首獎、海鷗文學獎等。著有小說集《隔壁的房間》、散文集《清晨校車》和畫冊《比寂寞更輕》。作品收入九歌《九十三年散文選》、《有本詩集:22詩人自選》等。二一二年獲《聯合文學》雜誌選為20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