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與三個女人》試讀心得
書名:《死刑犯與三個女人》
作者:丹妮亞‧庫嘉夫卡(Danya Kukafka)
譯者:江莉芬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24.01初版
【讀後心得】:
你不該做這件事的,你生病了,你錯得離譜。更糟的是,你一點也沒改變。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以第二人稱「你」的視角,來講述主角—安索・帕克一生的故事。安索是位迷人、極具魅力的凶嫌與死刑犯。為何在他短短46年的生命裡,會犯下這幾起女性殺人案?透過這些「你」的自述,讀者可以一窺安索的成長過程、童年的創傷陰影、個性特質及自我省思,直至死前最後那一刻的心境。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死前會幡然悔悟嗎?還是誠如辯護律師所言,他是無辜、被迫認罪的呢?
在「波倫斯基監獄」死囚牢房待了七年的安索・帕克,即將接受死刑伏法,在倒數十二小時開始回顧他這一生,那些他犯下的罪刑及生命裡最重要的三名女子。安索17歲時便殺害了三名少女—伊索・桑切斯、安琪拉・梅爾、萊拉・馬若尼,20年後又殺了妻子珍妮・菲斯克,才讓事跡敗露,鋃鐺入獄。為何安索會犯下這四起女性殺人案?而他犯案的動機又是什麼呢?
你無法像其他人那樣感受到愛,你的愛是緘默而潮濕的,不會迸發,也不會破碎。然而在身而為人的這件事上,你會有自己的位置,一定會有的。人類可以拋棄你,但無法否決你的存在。
有一種死亡叫「活著」,沉默的死亡不算死亡。在安索的故事裡,讀者不難發現他自小便有「反社會性的人格」,情緒管理出了問題,這來自於不幸的家庭,在父親家暴下成長,母親的離開,讓安索得不斷更換寄養家庭。好不容易打工上了大學,大學就讀哲學系,自是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哲理,但這並無法遏止他內心犯罪的因子,最終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刑。或許他內心需要找到情緒發洩的出口,理解了自己的負面情緒,看看自己的長處與優點,更多支持他的親人或友人,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除了描述了安索伏法前的心裡想法,還有警方調查三名無辜少女被殺害命案的偵辦過程;同時也記述了被害者家屬傷痛的心理,失蹤女孩家裡那焦急等待、哭泣的母親,有悲傷的家庭及出自寄養家庭的不幸少女等。
這對於一個女人而言是最可怕的一件事。這是一種跨越年齡的本能,一部分的妳清楚知道自己能在不受傷害的情況下擁有美好事物,但所擁有的卻不可能那般完美。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細數曾與安索共度生命中不同時光的三名女人:幼時即棄他而去的母親—菈凡德、前妻的雙胞胎妹妹—海柔,以及將他繩之於法的女警。書裡這三人之中,筆者覺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女警—薩菲。
「她想著一個人的命運可能奠基於自己的選擇,你可以為之奮鬥,也可以自毀前程。」女警—薩菲和三名失蹤死亡女孩的其中一位熟識,一樣是高中輟學,同樣是來自沒有家庭成員的寄養家庭。但她卻選擇改變自己的命運,成為一名刑警,並最早懷疑凶嫌就是她認識的那一位安索・帕克,只是當時功敗垂成,然而她卻始終鍥而不捨。薩菲努力跨越警方官僚的作風、對女性的板版印象,努力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她與安索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對比。
透過薩菲對安索的一段描述:「他(安索)表現出我們的嫌犯所有的特徵,個性火爆,但又並非一直是如此。缺乏男子氣概,總是試著證明自己的能耐。他的社交能力足以避開人們對他的關注。這很合理——我以前看過他被羞辱。那些在院子裡的動物,還有被埋在小河邊的。」其實不難發現原生家庭的不幸對安索所造成性格的扭曲,甚至自小便開始虐殺小動物,而安索選擇對女性下手,只是較容易得逞與發洩不滿的情緒罷了。
如果人生能予以補救,再次重來,悲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安索的母親菈凡德,即使多年後試圖找回早年遺棄的兒子,但早知當初又何必如此呢?也是她造成安索不幸與罪惡的一生,她17歲生下安索前,如果能多加思考一下,如果她能……。而安索前妻的雙胞胎妹妹—海柔,如果當初及早告知她對姊夫的懷疑、早點拯救姊姊,或許也不需一輩子活在愧疚之中。「你活了四十六年,終其一生為了什麼?為的是此刻。」而安索46歲的一生,如果能有所選擇呢?當他生命走到終點時,出現了獄警—莎娜及弟弟的女兒—小藍・哈利森,會對安索死前的心境造成那些波動呢?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叩問讀者的道德邊界,或許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些陰暗面,自己尚未發現的祕密,但家庭教育、道德感及價值觀,驅使著我們走向正途,但是什麼原因讓那些人誤入歧途,犯下滔天大罪呢?透過故事裡這些角色們的心理轉折,照見每位讀者的內心,讓我們反思何謂善與惡?如何避免現實社會的黑暗與不幸?
度秒如年。每一秒都是你的失敗,每一秒都是你的命運,每一秒都被白白浪費。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最特別之處並非在於凶嫌是誰的推理過程・而在於對主角的成長背景、心理歷程的刻畫,特別是他在等待執行死刑前的心態。作者—丹妮亞‧庫嘉夫卡(Danya Kukafka)細膩的筆觸,如詩般的文字,充滿哲理的想法,讓人對主角的一生遭遇,掬一把同情之淚,但其所犯之罪行仍是不可饒恕的,儘管安索說了滿口「存在主義」的道理。書裡對多位女性的生活處境描述更是到位,更是令人感同身受。這或許不是一本出色的懸疑推理小說,但絕對是2024開年伊始,最棒的一本犯罪心理小說。推薦給各位同好!
* 感謝臉譜出版提供的試讀機會。
【書籍介紹】:
奪走三條人命仍逍遙法外的殺手,沉寂多年後為何再度作案、終於落網?
死刑前十二小時的逃獄計畫,是他的瘋狂幻想、或是最後的完美犯罪?
答案只有他生命中的這三個女人知曉——
「善與惡只是我們對自己闡述的故事,只是為了證明我們還活著而創造的內容。
沒有一個人會是全然良善的,也沒有一個人是邪惡至極。
每個人都應該得到存活的機會,你不覺得嗎……?」
倒數十二小時,一場死刑即將執行,死刑犯是安索・帕克,曾經謀殺三名少女卻逃過追捕,與大學時代的情人珍妮結婚後,度過多年守法而低調的平凡生活,然而愛妻最終同樣成了他的刀下亡魂,他年少時代的罪行也因為警方鍥而不捨的調查水落石出,一併將他送進了死囚牢房。
安索的律師仍在爭取上訴,但他將希望寄託在別處。他和生活單調苦悶的監獄女管理員透過互傳紙條建立曖昧感情,與她共謀逃獄;他相信對方將設計機會讓他在行刑前移監途中奪車逃逸,並把他珍視的哲學理論手稿安全帶出監獄保存——從哲學系輟學的他從犯案期間到入獄之後,都不停撰寫著一套揉合了存在主義、平行宇宙與道德灰色地帶的論述,以之解釋世上的一切,包括他自己的殺戮犯行。
即使行刑時間愈來愈近,他只要躲進自己腦中的理論世界,就似乎仍有無限次可能機會回到作案前的一刻;透過第二人稱「你」的視角,讀者彷彿凝視他的內心深處,聽著他不斷探問:
「你」為何起意殺人?
「你」下手前是否可能有別的選擇?
「你」值得被原諒嗎?
「你」還能有第二次機會嗎?
但接續回答這些問題的不是安索本人,而是先後與他命運交會的「三個女人」——在他幼兒時期不告而別的母親、珍妮死後留下的震驚悲痛的雙胞胎妹妹、和經過多年追蹤最後如願將他逮捕的女警,她們不是命喪安索手中的死者,生命卻仍因為他而永遠改變……。
【作者簡介】:
丹妮亞‧庫嘉夫卡(Danya Kukafka)
生於一九九三年,就讀紐約大學期間寫下第一部小說《雪中的妳》(Girl In Snow,暫譯)即在美國出版界引起轟動,最後以七位數美金預付版稅的天價成交。
大學畢業後,她在企鵝藍登書屋集團旗下出版社擔任編輯助理,曾與蘿倫‧葛洛芙(《瑪麗迷宮》)、布莉‧貝內特(《消失的另一半》)、西格麗德‧努涅斯(《摯友》)等知名作家合作,但目前已離開編輯檯、成為新銳作家經紀人。她是各種罪案紀實報導節目和犯罪影集的忠實粉絲,擅長用犯罪類型外衣包覆文學性的內涵,達成大眾和純文學的巧妙平衡。
她的第二部長篇《死刑犯與三個女人》比起前作更有著飛躍式的進步,在美國上市後得到壓倒性好評,獲《紐約時報》書評盛讚「細膩幽微、企圖宏大、讓人無法釋卷」,隔年擊敗《房間裡的陌生人》等強敵贏得愛倫坡獎最佳長篇小說。她在得獎人致詞中表示:「我認為偉大犯罪小說的真正重心不是犯罪、暴力、甚或『凶手是誰』,而是同理,是拓展作者與讀者的心胸,是提出疑問,而非僅止於提供答案。」
【譯者簡介】:
江莉芬
喜歡文字,喜歡閱讀,也喜歡譯寫時的自己。覺得能成為譯者,終日與文字為伍,大概是此生最幸福的事了。譯有《孤注一擲》、《我不是我自己》、《她懷著祕密》、《看穿謊言的女孩》、《謊言誕生的房間》與《馬修.史卡德自傳》等書。
臉書交流頁:和江阿芬譯起過生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