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佳苗之《花之鎖》
書名:《花之鎖》
作者:湊佳苗 (湊かなえ)
譯者:王淑儀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3.11初版
【讀後心得】: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湊佳苗的作品,原本以為少了驚奇,想暫時遠離一下,沒想到新書《望鄉》讓人喜愛不已,所以找來了這本《花之鎖》,這是近來少數能讓我一口氣看完的一本小說,湊佳苗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讓人欲罷不能。
《花之鎖》的故事圍繞在三位女性身上,前五章一段接著一段,故事依序穿插在〈花〉、〈雪〉、〈月〉的人生片段片段裡,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之前的作品《境遇》、《母性》、《少女》都是以女性間的情誼為主;可是三人彼此間卻像似獨立、平行的故事;直到最後一章節,突然順序翻轉,謎底揭曉,才驚覺湊佳苗大玩推理、時空錯置,這是跨越三個世代的女人心事。
《花之鎖》裡有著濃濃的情感糾葛,是湊佳苗擅長的筆法,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娓娓道來的節奏,揭露其個人經歷和內心世界,將平凡人生的悲喜交織於讀者身上,陪著書中人物一同感受她們的情緒。裡頭有一位神秘人物「K」,不禁讓人容易聯想到她的另一部作品《為了N》。
* 人物安排:
《花之鎖》分成三個視角,交錯的帶出三位女主角:篇名中所蘊含的「花」,「雪」,「月」,分別是梨花、美雪、紗月,三位二十幾歲的年輕女人,她們不約而同喜歡上小鎮上一間和菓子店的甜點。
〈花〉--梨花,父母在三年前意外雙亡後,由外婆扶養長大,祖孫倆相依為命,為了救患重病的唯一親人-外婆並達成其心願,身無分文的梨花(任職公司無預警破產,經濟陷入困境)決定向每年定時會送一束價值不斐花束的「K」求助,對方宛若神祕「長腿叔叔」般存在,多年前曾主動提及要給予金援的一位陌生人。
我有什麼權利在這裡高談闊論呢?想我這個既失業又向人開口借錢的人,就因為一無所有,才會這麼夸夸其談、虛張聲勢。世上再也沒什麼比這更悲慘的了。 (p.148)
對梨花而言,「K」是個形象模糊、無法碰觸的「某人」,時時關注著她們家,卻又不願意現身。到底每年準時送來的一束花代表著什麼?原本該隨著歲月而消逝的真相,成了個不得不揭露的真相,只見平常受人點滴恩惠都不忘湧泉相報的母親及外婆竟默默的那把屬名「K」送的花裝點在家裡,卻從不解釋「K」究竟是誰?是什麼身分來歷?他與過世的母親是什麼關係?梨花該如何找到K?K跟她的家族間又有什麼複雜的關連?外婆竟然提出一個要求,要梨花幫她競標一項物品,這讓梨花心中有了更多懷疑。經由她的深入查訪,牽引出一樁被埋沒的悲劇。
〈雪〉--美雪,與丈夫-和彌結婚多年感情美滿,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結婚三年卻一直不孕,後來因丈夫建築師事務所工作的關係,遷居到梨花居住的小鎮開始了全新的樸實生活。和彌對建築設計懷有抱負與熱情,不幸被公司安排業務工作,一直無法發揮所長。某日,和彌下班回來告訴美雪,他決心私下以個人名義參加建築競圖大賽,設計一做美術館。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順利之際,厄運卻悄悄降臨……。
〈月〉--紗月,是位花卉插畫家,除了接出版社的稿子,也被文化中心聘請為繪畫講師,同時在商店街的和菓子店「梅香堂」打工,美麗的她擁有一批忠實粉絲。一天,紗月收到一封署名「K寄」的來信,許久未聯絡的大學登山社好友-希美子央求她救助「浩一」的生命。紗月斷然拒絕,因為浩一是希美子的老公,是紗月當年不歡而散的前男友。故事從而反推回去,揭開了紗月、希美子與浩一的恩恩怨怨……。
* 劇情簡介:
《花之鎖》以花作為連結,串起三個女人的遭遇外,裡的「K」,卻始終同指一人。閱讀過程想著K到底是誰,原先以為他會分別在書裡的三位主角:梨花、美雪和紗月的片段間現身,看到最後才侊然大悟,原來……,其實K出現的時機,大都只聚焦在開頭點出的梨花身上。
「花」,「雪」,「月」這三段故事,起初乍看是不相識、不相干的女性平行推進,只依稀知道都與「梅香堂」和菓子店、「神秘K」隱隱發生關連。最初讀來,會以為是同一時間點的故事,沒想到在作者-湊佳苗的巧思下,故意打亂了連貫的時間軸,刻意於佈線的陳述上打亂節奏。讀到中段,隱約猜測到時空錯置,乃至最終秘密還沒揭曉前,三個人的人生緊密串接在一塊,比你想像得還緊密。
《花之鎖》其實並不是很複雜卻很吸引人,追蹤K的梨花、娓娓道來不堪往事的紗月、掛心於丈夫競圖大賽的美雪,都牽動著讀者的心。線索「神秘K」「梅香堂」和菓子老店的「金鍔燒」、小鎮上的一家山本鮮花店、畫家-香西路夫的「未明之月」、景點「降雨溪谷」……用這些事物串起三代間的關聯密碼。
「人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暗中牽繫著,即使曾經一度切斷了那條鎖鏈,依舊會在別的地方又接上了線。」 (p.217)
外婆(美雪)的表哥奪取了外公的建築設計,從此搖身一變為知名的建築師,而外公的性命卻殞於人性的自私之處;面對心愛丈夫的意外身亡,美雪哀痛不已。母親(紗月)愛上害父親的仇人之子,痛苦不堪;表明絶對不跟浩一在一起,就註定這段愛情永遠不能成真。但浩一得了白血病,註定擁有相同骨髓的紗月主宰著他的生命。可憐的浩一,因為父母的恩怨,即使愛的是紗月,也得接受命運的安排。孫女(梨花)終於得知每年送母親花的K是誰,也明白命運糾纏不休的二家人之間的恩怨情仇,也該是為這段斬不斷的緣份做個了結了。
再多的眼淚和悔恨也挽回不了已逝的生命,仇恨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花之鎖》巧妙連接外婆、母親、女兒三個世代不同時間點的故事,彼此緊密交織的命運,是怎樣也切割不斷。《花之鎖》始於女人的種種困境與心事,失業、不孕、擔心嫁不出去、接到前情敵來信……等困擾。三個女人各自的生活與煩惱,彷彿是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的故事。儘管設定在某小鎮上,但書寫範疇卻頗似都會小說,很「女性」的主題,明明看起來如此平淡的口吻,人與人之間的簡單關係,卻緊緊揪住讀者的心。
* 結 語:
從《告白》一路走來,湊佳苗予人的感覺就是擅長描繪陰冷、晦暗的人性,向來偏愛以一則謎樣般的凶殺案為開端,最後翻轉的結尾,投下一枚震撼彈,人心的叵測不免讓人唏噓。從她早期的作品,對照新聞媒體的社會事件,不管是關於校園霸凌、家庭暴力、未成年殺人、報復、反社會性人格……等,都與社會現象不謀而合;描寫人性的扭曲、嫉妒的醜惡、漠不關心的疏遠、霸凌的暴力、自私的冷酷、怨恨的報復……等風格,在她的早期作品裡都可見端倪。
這次《花之鎖》雖說仍是推理故事,維持了一貫的懸疑風格,埋下許多巧妙的伏筆,隨時保持著謎團,不斷挑起好奇心,讓讀者在散落一地的拼圖裡,一片又一片拼湊出故事的全貌。湊佳苗還嘗試了不同的方向,算是比較溫和柔性的筆調,將情感的轉折刻劃得細膩入微,和過往作品相較,不再是黑暗幽微的情緒,不再是帶著怨懟的憤怒;隱約間,多了股療癒、溫柔的力量,回歸女性溫情的筆觸,呈現人性的光明面,多了寬容與原諒。
《花之鎖》牽涉三代女性與整個家族間的恩怨情仇,家族恩怨如何化解?是緣還是孽,該怎麼尋求贖罪與解脫?故事裡,看見了絕不原諒的決心,也見證了另一種寬恕。記憶可以被沖淡,但仇恨卻是最難獲得寬恕。在世上,每個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其他人,不學著放開心中的醜陋,學會原諒與放手,那痛苦將跟著你我一輩子,過往的「現實」將再束縛自己,讓人生無法繼續往前。
《花之鎖》刻劃了有喜有悲的細膩人生,裡頭不只是平凡的人生,它所探討的是「放下」的真意。最能顯現出有情的地方,是對糾纏三代的恩怨情仇釋懷,不是為了傷害對方,而是代表著親情無以言喻的關懷。因為人性的自私與貪念、猜忌和嫉妒,為了謀取個人利益,對人命的輕視踐踏,再美好的事物一旦遇上自私,最終還是得以痛苦的命運收場。「神秘K」的謎團揭曉後,愛上仇人之子的橋段,一次了結恩怨情仇的契機,繼而找出寬恕的理由與與力量,在殘忍的真相裡看見了人性的不忍與良善,真正重要的是懺悔與贖罪,在此生尋求諒解與解脫。
湊佳苗的敘事功力高強,文字簡潔易讀,閱讀《花之鎖》感受到濃郁的花香、人情味濃厚的小鎮氛圍。要能問心無愧的過好自己的人生,就要警惕著與他人相處的每分每秒,尤其是當犯下錯誤的作為,影響的將不是現在,更多時候是永遠!這是一次難得的閱讀經驗,推薦一本引人入勝的作品。
【內容簡介】:
神祕的K,一家花店,串連起梨花、美雪和紗月三位女人的命運。事件背後是否蘊藏了迷離的愛情?本書是《告白》暢銷作家湊佳苗最新作品,一部懸疑故事。
描寫著三位女性:梨花、美雪和紗月,首篇〈花〉的主角是27歲的梨花,父母亡故後與外婆相依為命。某天,外婆生病住院需要開刀,任職授課的英語會話學校又突然破產倒閉,梨花面臨龐大經濟壓力;〈雪〉篇主角是與年長六歲的先生結婚,婚後卻為著不孕而煩惱的美雪;〈月〉篇主角是25歲的紗月,她是花卉水彩教室的講師,並兼職在和果子店「梅香堂」打工。有天紗月收到五年未見的同學希美子來信,話說希美子的老公,其實是紗月的前男友……。
這三位女性,住在同一片土地上,在同一間花店買花,被同一間和菓子店的點心吸引著。看似毫無關聯、平行發展的三段故事,卻因花朵為媒介而連結起來。長期以來,她們生活的背後,都和一位神祕的K有關聯,K從不現身,只獻以花束,K的存在,竟悄悄串起三個女人的命運。
【作者簡介】:
湊佳苗 (詳見前作心得)
【譯者簡介】:
王淑儀
輔仁大學日文學系畢,曾任報社編譯、出版社長工。
目前狀態:以小說散文療養身心,兼與平假名、片假名馬拉松賽跑中。龜速啃書譯書; 超速買書堆書。譯有《巴黎年輕人的週末》等作品。
【目 錄】:
第一章 例如說,花 例如說,雪 例如說,月
第二章 關於花 關於雪 關於月
第三章 花,前夜 雪,前夜 月,前夜
第四章 花,動了 雪,動了 月,動了
第五章 花的願望 雪的願望 月的願望
第六章 又見雪月花 雪的決心 月的決心 花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