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地底
書名:《33:地底
作者:埃克多‧托巴
譯者:呂奕欣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5.11初版
【讀後心得】:
《33:地底
在地底
這些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環境的礦工們,因這場意外而被緊緊綁在一起,在礦坑內度日如年的等待救援,從搶奪食物到理性分配,與同伴間互助互信,如同兄弟般的情誼,是書中最鼓舞人心的部分。因這次事件讓原本不在預期之中的命運,改變了他們的一生。看似不相干的個人過去,其實都隱含著「學習面對死亡」。作者描述這些人痛徹心扉的無助,陪伴他們的只有那一丁點的意志,值此性命交關之際,這些礦工們往往是透過看似最瑣碎、最微不足道的小事獲得了確認,確認自己還存在這世界上。乍看之下,這些礦工的故事不具張力,故事可能是捏造的,但卻使他們的情感得到了紓解和出口。有人一早出門與兒子吵架、有人瞞著老婆養情婦、有人垂垂老矣、有人曾是風光的足球明星……,但此刻,唯有相互扶持,等待外界救援。
透過《33:地底
首先,礦工們彼此自持,等待救援的過程儘管難熬,但不將醜陋的一面表現出來,將一切交給信仰的神、相信等待的家人、努力營救的政府單位……,種種的人性試煉,只能說是奇蹟,在封閉世界裡顯露的人性,是不甚完美,卻也帶來了希望。
書中同時扣連詭譎的各種情勢,探究當時的礦場安全問題、社會貧富議題的衝擊等等,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在細膩與荒謬中徹底展現,作者有其獨特的風格與筆觸來著墨此類題材:各方救援單位的意見分歧、政治與宗教信仰的折衝、不同家屬的期待、噬血的新聞媒體……,描繪人心的渴望與缺憾,所喚起的情感可謂活靈活現般地呈現讀者眼前。
作者融匯各領域知識,訪談眾多礦工及其家屬,步步鋪陳,以平實客觀的新聞記者角色重述這段史實,然而真實人生的荒謬遠比小說更具可讀性。歷經九死一生卻一夕爆紅的礦工,面對從天而降的名譽與財產,卻是各方覬覦的對象,不論是個人隱私抑或意外之財,都成了攤在陽光下不能承受之痛。表面上這是一次成功的營救、奇蹟般的生存奇蹟,卻一切變了樣,真是既微妙又寫實。
作者細膩的妙筆,讓事件栩栩如生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刺激的過程高潮迭起,彷彿身歷其境;主角們所遭遇的種種困難與挑戰,不僅讓讀者感受到緊張與恐懼,心情也隨之起伏,毫無冷場。作者對環境的細膩描述,心境的轉變掌握得恰如其分,刻畫得很寫實,讓讀者讀來感同身受,尤其是那些鮮明的求生意志歷歷在目。
在書中,礦工們展現了堅強、智慧與愛,兼具知識性和勵志性,真是精彩好看的一本小說,讓讀者忍不住一步步被吸引。唯有歷經失去的過程才會知道擁有的需要和必要性。不需汲汲營營去想未來的事,只要做著當下該做的事,想想過去的人生教導了我們什麼經驗,勇敢面對生命。礦工們是如此無所畏懼、如此勇敢說出自己的故事,希望這本小說,可以為讀者帶來生命的希望。
《33:地底
作者以流暢、精采的文筆、戲劇化的張力,鮮活的人物個性、角色糾葛的心理,氣氛的鋪陳掌握相當緊湊。細膩地勾勒出人心深處的不安裡的小確幸,讓讀者不知不覺深陷其中,所有的描述,不確定、緊張和恐懼的氛圍,沉重卻又難以言喻,久久不能自已。讀完後,不免深深嘆了一口氣,十分過癮的閱讀體驗,推薦這本扣人心弦的小說。
* 感謝博客來三魚網提供的試讀機會。
【劇情簡介】:
「勇敢」,除了可驅動夢想,更是點燃渺茫生命的一瞬火光。2010年智利礦場塌陷意外,33位礦工受困於地底
史上規模最大、營救難度最高、專家預估生還率近乎零的礦災,深埋地下
智利自古以礦產為國力基礎,礦工們很明白礦場生活不可能一成不變,因為他們都明白「山是活的」,隨時可能發出巨響。但是被困在地底,這是誰也沒有經歷過的事。等所有的巨響與震動都暫時停歇,他們才終於確定,自己真的被困在礦坑深處了。……接下來他們還得面對比一星期更長的等待,比飢餓更難挨的沮喪,以及比岩石縫隙間微風更渺茫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