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佳苗之《白雪公主殺人事件》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jpg  

書名:《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白ゆき姫殺人事件)

作者:湊佳苗 (湊 かなえ)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14.07初版

 

【讀後心得】: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是湊佳苗的2014年的新作,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歡她的作品,但是這本有些失望,敘事手法和鋪陳比起以往顯得有點普通,劇情起伏也沒有太出乎意外;仍是湊佳苗一貫的寫作手法,透過不同但彼此間關聯的角色為出發點,各自闡述內心的想法和觀點看待著同一事件。

 

這次的故事,仍是針對單一案件,集合許多關係人的說詞,比較不同的是,除了各人表述外,後面還多加了網站留言及週刊報導的內容,對照前後文字一起看,能讓讀者更進入情況。湊佳苗透過推理的筆法,藉由各方視角慢慢拼湊出嫌犯不為人知的過往、以及她嚮往的生活,讓讀者不到最後猜不到真相。

 

* 故事劇情:

 

一位化妝品公司的美女員工被人殺害陳屍於樹林,死者是相貌出眾,猶如白雪公主般的三木典子,被懷疑的兇手是她的同事-城野美姬,藉由週刊記者-赤星雄治訪問她周遭的人來釐清真相。透過記者的訪問,讓所有的焦點都聚集在「嫌疑人」身上,即使還沒蓋棺論定,但媒體與一般民眾早已一口斷定,美姬是因嫉妒死者的美貌而痛下毒手,各方猜測接踵而至,導致人們蒙蔽了對真相的看法。

第一章 同事Π

第一位受訪者,是與死者三木典子搭檔的後進女員工-狩野里沙子,她說盡了典子的優點,美若天仙外,從不生氣記恨,為人處事又好;並推測兇手可能是與典子同期的城野美姬。美姬的外貌不如典子,公司主管似乎不公平對待她們倆,常叫相貌平庸的美姬去泡茶,卻要典子端茶招待客人。另外還牽扯出一段男女感情,美姬喜歡的男生,疑似與典子在交往中。

 

第二章 同事Π

然後又訪問了城野美姬搭檔的後進女員工-滿島榮美,她提到對美姬的印象,不同於里沙子,她說美姬是個沒有特色的人、孤僻不受歡,還說出她與典子二女一男的感情糾紛。篠山聰史股長說從未與美姬交往,只是對方一廂情願做便當給他吃,他一直以來都喜歡典子,後來典子對他提出分手。榮美、篠山與美姬的版本每個人講的美姬都不太一樣,越說越懸疑,好似美姬就是真正的殺人魔女,有足夠的殺人動機。

 

第三章 同學

本篇訪問了美姬大學生時代的同學,她們向週刊爆料,說美姬是大好人,對感情很羞澀,並說篠山是個不負責又愛佔女生便宜的人,還說出他的特殊性癖好;劈腿被典子利用後甩了,卻把自己說成有原則、善良不忍拒絕、很受歡迎的樣子。

其中一位同學說:國中時有位學長-江藤慎吾把抹布踢到她頭上,結果被美姬詛咒,後來出了車禍。

 

第四章 當地居民

記者訪問了許多老家附近的鄰居及美姬的家人,鄰居說:美姬小時候為同學谷村夕子(名字音似「章魚」,而被同儕取笑)出氣,會對同學做詛咒儀式,結果燒了廟宇。美姬的媽媽,甚至認為是因美姬爸爸的外遇,才讓她心靈受創去殺人。似乎美姬已是真正的嫌疑犯,她身邊的人接受訪談時,總是談論美姬怪異的那部份,而忽略了真相,略而不談她良善的一面。書中有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人的記憶是會被修改塑造的,只會保留對自己無害的。

 

第五章 當事人

最後是城野美姬的獨白,看了這麼多人關於自己的描述,她深深覺得這真的是她嗎?她好像不認識大家所描述的美姬。她以為的知心好友,似乎以報復的心態胡亂向週刊爆料;曾交往過的篠山,更是將她說得如此不堪……。事實是美姬某次得罪了典子,遭到她的報復捉弄:在公司被栽贓偷東西、被搶男友、被搶心愛的偶像……。典子請後輩里沙子吃飯,還暗示她要回報,目的只是為了讓她在公司裡散布謠言。讀者漸漸地看清被殺害的典子,其實不像她外表那樣美好,她愛使小伎倆、愛報復、心胸狹窄……。

 

證人都在指責嫌疑犯美姬做過哪些怪異的事,但也有好友跳出來為她說話;不過當美姬用自己的角度陳述事實時,又讓讀者覺得:美姬還是兇手,但犯案動機不如大家看到的那般膚淺。當最後作者-湊佳苗輕描淡寫的說出兇手的同時,帶出真正兇手的犯案動機似乎沒強烈到非殺人不可,敘事者間的陳述並未交織出足夠強烈的情緒與惡意,大逆轉的急轉直下,震撼感反而顯得更為巨大,讓讀者措手不及,什麼?故事說完了。

 

這些網路言論與週刊報導壓垮了美姬,她本想自殺的,還好新聞即時報導出抓到真兇的消息。最後真兇落網,證明真兇背後的心機是多麼高深,懂得利用媒體的力量將嫌疑嫁禍到他人身上,嫁禍的同時也悄悄地澄清自己是無辜的受害者,只是一位單純受到牽連的職員。整篇《白雪公主殺人事件》幾乎都在講偏頗的論點,對照最後真相,想表達世人的愚昧嗎?

 

* 網路言論的探討: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流傳於大街小巷的大嬸大媽八卦早已不算什麼,網路八卦、媒體亂報、政治上的勾心鬥角……,每天不都在我們身邊上演。尤其現正當道的網路論壇中的鄉民們,能將毋須查證、無需負責、道聽塗說的謠言傳遞得無遠弗屆,更甚者是網友做出各種批評謾罵、惡言惡語,殺死人不償命,殊不知對無辜者造成的傷害有多大。網路確有其言論自由,但這種自由不該被濫用、被無限上綱。如果濫用,只會引來惡意,只會招致自食惡果。

當記者-赤星雄治在週刊作報導,及當他用暱稱「RED_STAR」在網路版上留言討論案件時,指出死者與兇嫌的身份,使整起案件開始走偏。讀者只聽到周遭關係人的片面之詞,就以自己所聽到的、所看到的部分視角度去討論、辦起案件。結果在抓到真正兇手之後,網友們又開始互相攻訐責怪,明明自己也是謠言製造者,製造了網路冤案,卻極力為自己撇清脫罪,儘管這部份只是輕描淡寫,讀來卻極為諷刺。

 

記者訪問的關係人的供詞都太過誇大,並且把真相導向至錯誤的方向,讓人了解到媒體操弄的可怕。網路的熱烈討論以及媒體的爭相報導,消息不斷的擴散,讓嫌疑人無法喘息,透過嫌疑人身邊的人們種種的發言,再次深刻了解到湊佳苗筆下的人心與人性的黑暗面,同時也看透人心的惡意,誰說的是真話,誰說的是假話,都讓人猜不透,一些微不足道的理由都能成為殺人動機,正反映出現實社會許多案件的寫照。

 

女人間的惡意,連男人也膽寒」,《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不只表現出女性的心思細膩,女人之間的恨意、妒忌有多可怕,還貼切的描述這個社會人云亦云,媒體看到黑影就開槍的真實現象。這本書著重的不是背後的真相,看完之後,讀者會發現最恐怖的是其實是人心,愛說是非的口舌。湊佳苗對於人性與社會現象、時事的諷刺相當寫實,當我們抨擊新聞報導多麼無聊、多麼幼稚的同時,別忘記視聽者也是助長此現象的元兇之一。

 

* 結 語:

 

湊佳苗寫這種聳動議題,校園霸凌、網路言論、網路辦案,很貼近現實社會。這些現象並不是只會出現在小說裡,現實生活中也常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她對日本職場上女性勾心鬥角的描述很真實,表裡不一的雙面性格的待人處世,為了只是一時間的快感或是埋藏在心中的長久惡意?就痛下毒手。表象的一切,經由眾人往同一方向堆疊,是否就構成了事實?值得讀者省思。

 

閱讀《白雪公主殺人事件》過程中,不禁為人性擔憂、害怕,藉著故事內容的進行,能夠反思這些狀況給自己與他人造成的影響,湊佳苗諷刺人性的手法,闔上書後仍令人反芻再三。心靈上的那股沉重、留下餘韻,讓人再三思考及讚嘆,讓人期待湊佳苗的下一本作品。


「黑暗系小說女王」-湊佳苗對人性黑暗面的刻畫描述,引人入勝的文字功力,有其一定的功力,不論在描寫人性的寫實、劇情的曲折、出人意表的情節、懸疑手法的塑造,都表現得不錯。但本書懸疑推理的部分其實有點弱,讀完後有某種失落感,沒有以往作品那種難以揮散的陰影、那樣沉重的鬱悶、內心糾結的不安。不過故事的描述還是相當到位,緊抓著人性的掙扎,讓人想一口氣讀下去,還是值得一讀。

 

 

【內容簡介】:

 

女人之間的「惡意」,連男人也膽寒……
日本口碑熱賣直逼90萬冊!榮登日販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日本《達文西》雜誌讀者票選本月讀過最有趣的書第一名!

茶水間的八卦漸漸失控,誰說的是真話?誰又只是為了自抬身價?
女人的那些假笑、偽裝背後,原來,每一步都是殺機……
知名化妝品公司美女職員三木典子的屍體在樹林裡被發現,她身中數十刀,還被淋上汽油燒成焦屍。典子的容貌姣好,宛如「白雪公主」一樣,一向是眾人追求的對象,到底是誰對她有這麼深的仇恨?
大家將懷疑的眼光指向與典子同期進入公司的城野美姬,認為長相平凡的她可能因為嫉妒典子的美貌才痛下殺手。而隨著「魔女」美姬失蹤,各種小道消息不斷擴散,網路熱烈討論,媒體持續報導,這場女人之間的「八卦」也逐漸脫序……
只有女人,才能夠看穿女人!「黑暗系小說女王」湊佳苗透過美姬同事、同學、家人、鄰居等多重觀點的證言,逐步揭開令人不寒而慄的真相,更在書末特別收錄事件的相關報導,深刻呈現媒體操弄的可怕,字裡行間隱隱透現的惡意,久久揮之不去。湊佳苗不愧是湊佳苗,她筆下的人心和人性,依然深具魅力!

【作者簡介】:


湊佳苗(湊 かなえ) (詳見前作心得介紹)


【譯者簡介】:


王蘊潔 (詳見前作心得介紹)

 

【推薦文】


你我都可能是「曾參殺人」的兇手                      

* 小葉日本台(日劇達人)

具暗示的提問,誘導式的對話,預設性的答案,再加上有個超嗜血的媒體,就這樣,「曾參殺人」便以更渲染誇張的現代版形式天天上映中,特別是對刑事案件的嫌疑人,所謂的輿論公審往往不在乎能否釐清真相,反倒還會隨著銷量、收視、點閱率等的指標自行微調出符合「社會氛圍」、「觀眾好惡」的結論。另,因犯罪是破壞安定的因子,故在非黑即白的二分選擇下,受訪的關係人往往會在受暗示的情境下,排除涉嫌人須無罪推定的概念,改以較負面的解讀,從人格、情緒、小暴走等各種現象做指控,他們所言未必說謊,但予以標籤化、污名化的過程才能消解社會對嫌疑人「就是因為……所以才……」的不安,至於冤枉人怎麼辦?反正抓犯人是警察的事啊。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某美女粉領族慘遭殺害,同一公司的另一位女同事竟也臨時請長假,然後就被設定為重要嫌疑人,畢竟哪有這麼剛好的?而殺人案愈炒愈熱,需餵飽的訊息量愈來愈大後,人云亦云、加碼爆料、以訛傳訛通通可以是素材;而當所謂的兇手呼之欲出,另一層涵義或許正是八卦傳聞已然失控脫序。雖扯卻也似曾相識,看到黑影就開槍的名嘴、祖宗八代都能肉搜的鄉民、被點到名還不出來的踹共,如何?現實可一點都不誇張喔。

湊佳苗慣用的筆法書寫本作既擅長且不費力,同樣以女性為主角,同樣採告白式的故事舖成,同樣藉由多人視角直指人心深處的惡意,除此之外,當命案變成八卦話題,爆料的內容又存在多少真實?真相的判別之間或許值得讀者更多的深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