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的毒蘋果》試讀心得

圖靈的毒蘋果.jpg

書名:《圖靈的毒蘋果》

作者:大衛.拉格朗茲(David Lagercrantz)

譯者:江淑琳

出版社:天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初版

 

【試讀心得】:

 

「電腦之父」-艾倫.圖靈Alan Turing1912.6.23--1954.6.7)開始廣為人知是來自於電影《模仿遊戲》,他的這一生不乏諷刺與矛盾,人生包含太多的數字與秘密。圖靈出生於英國,是ㄧ名數學家、科學家、邏輯學家、密碼學家……,一生致力於枯燥乏味如工程藝術的學問當中,他是跳脫傳統思維的思想家,認為人類的智能是機械化的,甚至是可計算的,如ㄧ長串綿延不絕的數字。(p.05)機器終將有能力思考的想法,與當時基督教的觀念分歧,和他的性向一樣。

 

圖靈的供詞:一個人為了保護自己,要做到什麼程度?而一個人又要接受多少不公,才能避免傷害到他人?從很多面向來看,這都是有趣的道與哲學問題。為了幫助弱小的人,我們要受多少苦才算合理?p.55--56

 

電影《模仿遊戲》裡描述:二次大戰期間,圖靈曾加入英國軍情局,協助美軍破解德國海軍密碼,阻止了希特勒擴張的野心,縮短了戰爭時間,無疑是大戰的英雄。隨著電影的熱映,一般觀眾只是簡單的知道:他奠定了計算機及電腦理論基礎。但電影內容和史實之間究竟存在著多大的差異?圖靈的真實內心世界?他究竟是自殺,還是被謀殺?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蘋果」會代表某個重大意義嗎?是《失樂園》裡墮落的象徵;「白雪公主」的毒蘋果;還是賈伯斯的蘋果電腦的標誌?《圖靈的毒蘋果》故事伊始便以圖靈的自殺為起點,他是自我了斷的蓄意注射氰化物導致中毒身亡?抑或是另有目的的謀殺事件,誰想置他於死地?原本單純的案件,背後有其他的陰謀嗎?

 

主角-雷納.寇瑞28歲的懷才不遇警官,透過辦案的過程,警局的筆錄、訪談圖靈的哥哥-約翰.圖靈……,慢慢勾勒出圖靈與男友亞諾.穆瑞之間的交往,以及這位傳奇人物對科學的貢獻;並揣測其自殺的原因並不那麼簡單,他對圖靈之死提出了突破性的觀點,也是本書最值得玩味之處。

 

當時的英國一直處於戰後的低迷,社會瀰漫著大西洋兩岸的「麥卡錫主義」白色恐怖,開始一連串迫害同性戀的行動。政府高層對同性戀存在著巨大的偏見與惡意,認為同性戀者更容易受到威脅而投入共產黨陣營。因此立下戰功的圖靈,不免被盯上,加上單純的他不瞭解事情的嚴重性,絲毫不加掩飾自己的性向,因此誠實的他認罪後而被判「嚴重猥褻罪」。(直至死後,2013.12由英國女王赦免)

 

維琪姑姑:「不幸的是,人們常把自己的嫉妒錯當成對他人過錯義正辭嚴的憤慨,這時候的嫉妒才變得醜陋難堪,甚至具危險性,不然在其他情況下,嫉妒可以幫助他人看清現實。沒有嫉妒,這個世界不會有這麼多變革。」(p.131

 

以艾倫.圖靈之死為主題的懸疑小說《圖靈的毒蘋果》,一步一步帶領讀者了解圖靈生前的行徑,更添加圖靈可能死因的幾許撲朔迷離。書中一段主角-寇瑞與維琪姑姑對「同性戀」的針鋒相對,從宗教、文學、自然現象等面向看待同性戀的態度……,讀者得以窺見當時英國社會大眾對同性戀的偏見與誤解,認為同性間的性行為似乎淪為低俗情慾,他們會導致他人的墮落;同性戀者被認定是「異類」,是生活頹廢、道德衰敗、罪孽深重、放浪形骸……。相信透過治療,可以使他們恢復正常,當然圖靈也不例外,他被注射了女性荷爾蒙「動情素」。

 

作者-大衛.拉格朗茲,以虛構的警官-雷納‧寇瑞為主角,透過這次奉命調查圖靈的機會,讀者得以重新認識圖靈,圖靈個性幽默、明快,痛恨謊言與虛偽,熱愛各種挑戰、喜歡嘗試新事物,當然,更喜歡數理、邏輯思考……。對國家有極大貢獻的人,究竟為何會遭遇不幸?寇瑞也重新省思自己過往的人生,深入探究自己與父母親的複雜關係,燃起他昔日喜愛數學的興趣……。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家庭問題,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寇瑞心想,人生已沒有前進的動力,人生已注定會孤單寂寞,未來看不到具體成果的樣子。每當回首起過往的人生,總是感到忐忑不安,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其實隱藏著自卑與不滿,這就是為什麼寇瑞開始想藉由辦案,了解圖靈,也一步步地重新省視自己的生命。


這是一本典型的療癒系作品,充滿了文學中的「失落-找尋-救贖」元素,讀者一起陪著故事裡面的主角去面對身心的救贖。整體來說,這是本很特別的小說,作者平淡的敘事手法,文字沒有誇大浮飾,沒有深澀的理論,裡頭總是充滿著細膩的情感,在表層冷淡疏離的故事裡,釋放著微量的溫暖,那微微滲透出來的情緒,在作者巧妙的包裝下,筆下傳遞出一種神秘的氛圍,細膩地勾勒人心深處的不安,讓讀者不知不覺深陷其中。

 

《圖靈的毒蘋果》這本融合了犯罪小說、心理學與科學的虛構作品,卻極為貼近艾倫.圖靈的生平,將真實角色-圖靈的命案,藉由虛構的警官警官-寇瑞的查案,重現當時的時代氛圍,在鋪排推理、案件的抽絲剝繭上也相當巧思,更添懸疑氣氛。讀者所見不僅僅是一樁案件的調查,當中著墨於同性戀相關議題,值得讀者對照現下台灣社會的爭論,原來誤解始終存在。讀完後,對這位英國三大科學家之ㄧ(牛頓、達爾文、艾倫.圖靈),創造現代數位電腦的理論基礎-「人工智慧之父」的貢獻、事蹟,及最終的下場,不免深嘆一口氣,但還是忍不住推薦給各位讀者。

 

* 感謝天培出版社與博客來三魚網提供的試讀機會。

 

 

【內容簡介】:

 

《蜘蛛網中的女孩》大衛.拉格朗茲首部長篇小說 深入圖靈的智識與心靈。

 

艾倫.圖靈靜靜地躺在床上,留下床頭櫃上的毒蘋果。

這本來是幾乎會以「自殺」來蓋棺論定的案子。年輕警官雷納.寇瑞也只是奉命調查,但他越查越覺得不對勁,他發現圖靈的死並不單純。越理解圖靈的生平,就讓他越著迷,著迷於他的才智、夢想、對「會思考的機器」的執著,甚至他對於自己性向的忠實,讓他深深羨慕,也讓他開始面對自己內心的失落與渴望。
 

只是當時英國受到美國麥卡錫主義的白色恐怖影響,開始一連串迫害同性戀的獵巫行動。就在這時,寇瑞唯一的親人被人發現是女同志,他的上司更下令徹查威姆斯洛當地的同性戀活動,而他自己的調查更引來當局的注意,一股無形的網即將籠罩小鎮……,他也因為企圖挖掘原因而遭人襲擊。但是,他不願就此放手……
 

透過一位聰慧的年輕刑警之眼,以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服毒死亡為起點,本作梳理了這位改變世界的天才,如何由二戰破解德軍密碼的英雄,墜為因同性戀、竊案而被判刑的罪犯之悲劇。當世界即將走向冷戰、即將走向非善即惡、非黑即白的絕對對立之時,圖靈卻以「說謊者悖論」告訴我們,這些主義、這些宣言、這些至高無上的信仰,都無法證明自己的完美無缺。  --既晴
 

「咬了一口蘋果以後,死了。」不是童話。

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凡人的理解。

情感是最難解的謎題--不同的是:答案和過程同樣重要。  --游善鈞

 

【作者簡介】:

大衛.拉格朗茲(David Lagercrantz)

畢業於歌德堡記者學校,成為犯罪報導記者,並以精密的爬梳、精湛的文字寫出犯罪報導文學。2011年,撰寫瑞典頂級足球明星傳記《我是兹拉坦》(I Am Zlatan),兩個月內狂賣五十萬冊,並入圍瑞典最具威望的奧古斯都文學獎。
2013年,接下《龍紋身的女孩》系列作品新作的續寫任務,《蜘蛛網中的女孩》三個月內全球銷量突破三百五十萬冊。而早在電影《模仿遊戲》之前,大衛.拉格朗茲即寫下從特殊視角觀看圖靈之死的《圖靈的毒蘋果》,叫好叫座。

【譯者簡介】:

江淑琳

喜歡讓小說完成自己無法獨力做到的人生多樣性。中央中文系、政大新聞所畢業後赴歐,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科學與科技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博士。曾任《自由時報》、《聯合晚報》等媒體財經記者。現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小說翻譯作品有《帶走月亮的女孩》(大塊文化)、《呼嚕呼嚕貓日和》(天培出版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